為何佛教提倡吃素?素食養(yǎng)生菜譜

醫(yī)網(wǎng)微信 掃一掃

微信號:ewsos1
手機掃一掃
關(guān)注醫(yī)網(wǎng)官方微信
隨時關(guān)注健康

醫(yī)網(wǎng)摘要: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,提倡吃素的人也日漸增多,而素食和養(yǎng)生卻是息息相關(guān)的。哈瑞斯是巴基斯坦北部的一個部落。因長壽而舉世聞名,吸引了許多好奇的科學家前往探求何以在那里疾病幾乎絕跡,而居民的壽命高達115歲以上。調(diào)查結(jié)果發(fā)現(xiàn),當?shù)厝孙嬍持饕且喳湽阮?、新鮮水果、蔬菜以及羊奶為主。一位英國的醫(yī)生麥克格里遜寫道:我從未在這里見到過盲腸炎、大腸炎或癌癥的病例??梢娝厥硨︷B(yǎng)生的重要性,不如現(xiàn)在了解一下素食養(yǎng)生菜譜:為何佛教提倡吃素?

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,提倡吃素的人也日漸增多,而素食和養(yǎng)生卻是息息相關(guān)的。哈瑞斯是巴基斯坦北部的一個部落。因長壽而舉世聞名,吸引了許多好奇的科學家前往探求何以在那里疾病幾乎絕跡,而居民的壽命高達115歲以上。調(diào)查結(jié)果發(fā)現(xiàn),當?shù)厝孙嬍持饕且喳湽阮悺⑿迈r水果、蔬菜以及羊奶為主。一位英國的醫(yī)生麥克格里遜寫道:我從未在這里見到過盲腸炎、大腸炎或癌癥的病例。可見素食對養(yǎng)生的重要性,不如現(xiàn)在了解一下素食養(yǎng)生菜譜:為何佛教提倡吃素?

(一)基于健康理由

佛教的大德祖師,由于吃素,身體都很健康,壽命也長。一部分肉食者不易理解,而在有科學頭腦的醫(yī)學家和營養(yǎng)家,則是較易理解的。

首先,吃素的僧侶們甘于淡泊生活,無嗜穿嗜味的習慣,清心寡欲,一心向道,所謂“咬得菜根香,方知道中味”,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等七情不易動乎胸中,內(nèi)心平靜,這是不易致病的主要精神因素。此中還包含有佛教的一套修心方法。

佛經(jīng)中指出:素食能使四大調(diào)和,諸根通利,氣血流暢,定力增長,“飲食知量”,“少欲知足”,是成就禪定神通不可缺少的條件。

素食中的豆制品和水果,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(zhì)、碳水化合物、鈣、磷和多種維生素,營養(yǎng)價值高,容易消化吸收。其中大豆的功能極高,含有蛋白質(zhì)40%、脂肪及糖類20%,并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、胡蘿卜素、鐵、磷、鈣等營養(yǎng)素,大豆的植物蛋白和脂肪,可以降低人的血清膽固醇,能降低高血壓,避免動脈硬化等心臟疾病。所以素食者所食豆類、五谷雜糧、水果等,對于身體的營養(yǎng)完全可以補充,增進健康。

(二)基于慈悲理由

佛教以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。慈悲之心,是透過般若智慧產(chǎn)生的。學佛者由于了悟因緣生法的真理,而產(chǎn)生無緣大慈、同體大悲的菩薩心腸,從而戒絕殺戮,五戒中的第一條就是不殺生,由不殺生而吃素,是戒殺的積極行為。

《楞伽經(jīng)》中,佛告弟子大慧菩薩說:

一切肉有無量緣,菩薩于中當生悲憫不應啖食。我今為汝說其少分。大慧,一切眾生從無始來,在生死中輪回不息,靡不曾作父母、男女、眷屬乃至朋友、親愛、侍使,易生而受鳥獸等身,云何于中取之而食?大慧,菩薩摩訶薩觀諸眾生同于己身,念肉皆從有命中來,云何而食?……

這段文意是說:一、一切眾生從無始來都是自己的六親眷屬、朋友等,只由于隔世不識進行啖食,是可蠢可悲的。二、他身即我身,自他平等,應該體念他之苦樂即我之苦樂,不能因嗜口腹,貪美味,而置動物被殺的痛苦于不顧,這是最殘忍的。

佛教大德和前賢們有許多戒殺放生詩,充分體現(xiàn)了慈悲精神。茲選錄三首:

我肉眾生肉,名殊體不殊。

原同一種性,只是別形軀。

千百年來碗里羹,冤深如海恨難平;

欲知世上刀兵劫,但聽屠門夜半聲。

血眾淋漓味足珍,一般怨苦恨難伸;

路人試各捫心問,誰敢將刀割自身?

(三)基于因果理由

因果定律,是佛教弘揚的基本法則。“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”,“為善受福,作惡遭殃”,有因必有果,造何因得何果,是必然不易之理。

基此理由,可知造殺就得殺報,食他的肉就應該還他的肉,所謂“吃半斤還八兩”。各別造因,各別受報;大眾造因,大眾受報。世界各地年年不斷的戰(zhàn)爭,許多人死于刀兵,慧眼觀之,原因在此。

《楞嚴經(jīng)》說:“人死為羊,羊死為人,死死生生,互來相啖。”說明三世因果循環(huán)的道理。

佛教提倡眾生平等,一切眾生都有佛性,過去諸佛是已成佛,眾生是未成佛,因此對于眾生不應輕慢,更不應殘殺,殘殺是違犯理性的。殘殺者違背慈悲平等之理,必自食其果。

(四)基于修行理由

修行是佛教徒的基本要求,由此修養(yǎng)功夫為因,達到完成佛果的目的。修行的基本方法是戒、定、慧三學。戒是約束行為,防非止惡,眾善奉行;定是專注一境,息諸虛妄分別;慧是明因識果,通達諸法實相。此中首要的是戒,守戒的作用是絕對禁止擾惱眾生,損害他人利益(包括生命財產(chǎn)),保持內(nèi)心純善清凈,為修定慧打下基礎。此戒定慧是三乘共通的修法。

欲達佛乘,必須進一步修大乘菩薩行。菩薩行包括四無量心、四攝、六度。其精神主要是大悲大愿,不舍眾生,更不能損害眾生。因此,不管大乘小乘,戒殺是主要的。由憐憫眾生,愛護眾生生命,進而不食眾生肉,這是必然的實際行動。

大乘諸經(jīng)論中,多處談到殺生和吃肉,都是斷掉慈悲種子。慈悲是學佛的根本,此根本一斷,即不能發(fā)菩提心,也不能證得佛果,可見戒殺和素食,在佛教教義中的重要。

一提到素食,大家都會聯(lián)想到寺廟里的出家法師和吃齋念佛的人們,出家人大多都是以素食生活,除南傳和藏傳佛教外。有人要問,素食能獲得充分的營養(yǎng)嗎?其實不必擔心,許多研究都顯示了素食品能供應身體所需要的養(yǎng)分。事實上它能提供的營養(yǎng)熱量要超過肉類。只要把谷類、蔬菜及其它農(nóng)產(chǎn)品任意組合食用就可得到足夠的蛋白質(zhì)。無數(shù)的研究證實了古今中外的許多素食者都擁有健康的一生。


本文來源: http://consultingsecretsblueprint.com/a/20200327/1504055.html

責任編輯:adminx

最新保健資訊
疾病相關(guān)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