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罐有養(yǎng)生保健的功效 有效預防不同年齡段疾病

醫(yī)網微信 掃一掃

微信號:ewsos1
手機掃一掃
關注醫(yī)網官方微信
隨時關注健康

醫(yī)網摘要:中醫(yī)認為,我們的身體患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陰陽失調,正氣不足導致的外邪趁虛而入,致病因素主要就是存在于體內,阻塞經絡,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生病。

    中醫(yī)治病不同于西醫(yī)的直接“修補方法”,中醫(yī)講究身體內部的調養(yǎng)排毒,生活中有不少的保健美容秘方,拔罐方法是一種常見的療養(yǎng)方法,拔罐不止對中老年有幫助,各個階段的人群都有相應的治病方法,下面一起來了解吧!
        
    拔罐有養(yǎng)生保健的功效
    
    中醫(yī)理論認為,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。人體的正氣可以讓我們的抗病能力增強,外邪自然也就不能侵入,這樣就可以很好的保證我們身體的氣血通暢,很難生病,自然也會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。在我們生活當中可以通過很多種形式來增強我們身體的抗病能力,這樣就餓可以很好的提高我們的身體健康水平。
   
    拔罐養(yǎng)生保健是一種非常簡單并且非常有效的保健方法。
    
    人為什么會生病
    
    中醫(yī)認為,我們的身體患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陰陽失調,正氣不足導致的外邪趁虛而入,致病因素主要就是存在于體內,阻塞經絡,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生病。拔罐具有調整陰陽和疏通經絡的作用,還有行氣活血的功效。
   
    由于現在當代社會生活節(jié)奏加快,社會競爭激烈,環(huán)境的污染依然存在,活動的空間也比較小,鍛煉的機會也比較少。再加上現在不合理的飲食生活方式,導致了亞健康的現象非常突出,人們經常會感覺到身體非常疲憊,而且精神緊張,身心失調。
   
    還有人主要表現為身體疲勞,身體局部或者是周身酸痛,有的表現為情緒出現異常,威海我們的身體健康,而且精神始終都處于緊張的狀態(tài),大腦的疲勞狀態(tài)也是嚴重拉低我們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。

    兒童保健拔罐
    
    兒童的臟腑是非常嬌嫩的,并且機體功能非常脆弱,抗病能力也是非常低的,如果養(yǎng)護不當,那么就非常容易患上傷風感冒和咳嗽哮喘魚肺炎、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(tǒng)病癥。
   
    除此之外,兒童的腸胃非常脆弱,脾胃功能還沒有健全,非常容易被飲食傷害,吃的東西出一點岔子就會引起脾胃運化功能紊亂,然后就會出現消化不良、腹脹、腹痛和便秘等消化系統(tǒng)的疾病。
   
    兒童的這些常見病都可以采用保健拔罐的方法來進行治療。
    
    呼吸系統(tǒng)拔罐穴位
    
    兒童如果是要進行呼吸系統(tǒng)的保健拔罐,那么最好選在大椎穴、風門穴、身柱穴、肺俞穴靈臺穴、心俞穴、定喘等穴位。
    
    消化系統(tǒng)拔罐穴位
    
    如果是藥進行消化系統(tǒng)保健拔罐,那么最好選用神闕穴、中脘穴、天樞穴、脾俞穴、胃俞穴和足三里等穴位。
   
    拔罐的主要方法就是每次選用三個穴位到四個穴位,用抽氣罐或者是用火罐吸拔在各個穴位上,然后留罐十分鐘,長期堅持,效果是非常好的。

    青壯年保健拔罐
    
    青壯年機體發(fā)育成熟,而且筋骨非常強壯,氣血旺盛,精力充沛的時期,大多數人都是因為工作勞累和思慮過度、營養(yǎng)失調魚養(yǎng)生無方等原因,造成肝腎虧損,然后就會出現過早衰老的情況,這些癥狀都可以用拔罐療法進行調理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 如何選穴位
    
    生殖系統(tǒng)保健的話可以選腎俞穴、關元穴、氣海穴、命門穴、八麛穴等;如果是要進行消化系統(tǒng)保健就要用刀神闕穴、中脘穴、下脘穴、脾俞穴、足三里等穴位;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保健則是需要曲池穴、內關穴、陽陵泉、足三里、二陰交等穴位。

    中老年保健拔罐
    
    健康的中老年人共同特征就是身體健壯,雙目有神,說起話來聲音非常洪亮,并且牙齒緊固,并且身體非常的靈活,走起路來身軀挺直,須發(fā)烏黑發(fā)亮等。
   
    但是每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是不一樣的,就算是老年人的身體也是有很大差別的,通過保健拔罐,可以有效的讓中老年人保持身體內環(huán)境的平衡和穩(wěn)定,再配合飲食的調節(jié)和情緒的調適加強鍛煉,勞逸結合,就算是到了衰老期,仍然可以保持身體健壯,并且思維敏捷。
   
    中老年人可以通過拔罐來達到防病的效果。
   
    預防高血壓,可以選曲池穴、足三里、風池穴、風府穴;預防糖尿病,可以選腎俞穴、關元穴、陽池穴、脾俞穴、胰俞穴;如果是要益氣固精補腎,可以選氣海穴、關元穴、三陰交;如果想要單純的強身健體防病,可以選肺俞穴、風門穴、大椎穴等。
本文來源: http://consultingsecretsblueprint.com/a/20160820/1404799.html

責任編輯:肖秀燕

最新保健資訊
疾病相關資訊